页岩气开发加速 助推技术装备企业竞抢先机
自美国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开发,并变成全球天然气生产第一大国以来,页岩气迅速进入中国油气行业的视野。随着中国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等一系列页岩气扶持政策的出台,页岩气的产业前景被寄予了很大希望。
据国土资源部勘察司副司长车长波介绍,截至2013年2月25日,我国页岩气勘察已累计投入70多亿元人民币,施工钻井80余口,并在四川、重庆等地获得了高产水平井。
根据规划,中石油将在2015年完成页岩气商品气产量15亿方、日产气量538万方,中石化则拟到2015年实现页岩气年产量1.3亿方、利用量1.0亿方。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中国页岩气开发将催生我国页岩气产业链所有的环节的市场需求,其中水平井钻井、水平井完井、压裂等的设备及服务相关上市公司有望最先受益。
页岩气主要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页岩层中,由于页岩是淤泥沉积形成的岩石,质地坚硬,因而页岩气开采难度很高。开采的关键技术最重要的包含水平钻井、水力压裂、随钻测井、地质导向钻井、微地震检测等。正是这些先进的技术的成功应用,促进了美国页岩气开发的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只是初步掌握了水平井钻井、分段压裂等技术,尚未形成页岩气开发关键技术体系,离规模化开发还有非常长一段路要走。
中国页岩气藏的储层与美国相比有所差异,美国的页岩气开采条件大大优于中国,大部分在平原,分布稳定、埋藏浅,深度在2000米左右。中国则大都分布在西南部山区,一般是在4000—6000米。页岩气层深度的增加无疑在我们本不成熟的技术上又增添了难度。
页岩气最重要的就是两个技术:一个是水平井技术,另一个是压裂技术。前者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后者是要处理页岩气孔隙度低的问题,通过人工压裂的方法打出裂缝。据了解,中国目前水平井技术已有了不少发展,但压裂水平与美国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国内技术不够成熟,在一轮、二轮页岩气招标中竞标胜出的公司将不得已购买他们缺少的专业技术。
专家表示,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具有开采周期较长、单井经济效益不高等特点。借用美国的技术来开采国内的页岩气是有局限性的,美国技术针对2000米左右的,并不适合中国市场。中国还是需要研制自己的技术,要实现页岩气的商业开发装备和技术的国产化则是关键。
据相关机构预测,2020年前,中国页岩气需打井4万口左右,行业总投资约8000亿元。其中,设备投入约占投资总额的25%,大约2000亿元左右,年均需求近220亿元。未来几年,中国页岩气设备需求年均增速在50%左右。
虽然页岩气发展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路程也还漫长。但在油气设备相关生产企业看来,研发和布局页岩气装备却是不能等的事情。面对这样一块诱人的“蛋糕”,相关设备企业早已纷纷布局,以便在“页岩气时代“能够抢得先机。
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永金表示,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公司承担的国家十二五重大科学技术专项“3000型成套压裂装备项目”突破开发的关键技术,满足“连续施工、大负载、长时间”的页岩气压裂特殊需求。中石化承担了国家的页岩气示范工程的重要任务,围绕这方面做好大功率,可靠性压裂技术和现场连续压裂装置,要加速集成配套,实现规模化的应用,这将是中石化装备制造未来的重点。
谢永金介绍,3000型压裂车主要解决了功率的问题,中国的页岩气产区地表和路况条件都不好,通过这一个项目的研究能保证在有限的井场区域内,使用较少的装备和足够的功率,完成大型压裂施工作业。
记者探访第十三届油气装备展(CIPPE)发现,国内油气装备领域竞争很激烈。除三大油下属的装备制造公司之外,在油田设备制造和油田工程技术服务领域市值最大的杰瑞集团吸引众人眼光。
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姜晓宝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他们较早进行了页岩气技术储备和先期应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比照美国每年新增700-800台压裂车的需求量来看,预计中国未来页岩气大规模开发后压裂车的需求量将十分可观。杰瑞在2012年年产100多台压裂车的基础上,2013年已经进行了产能储备。
据了解,本次杰瑞展出的3100型压裂车与当前国家立项研发的3000型压裂车使用的3300大泵不同,采用的是4000型三缸柱塞泵,在业内被称为行星式超级压裂泵,是迄今为止在石油压裂领域应用的世界上功率最大的三缸柱塞泵,最大输入功率可达4000马力,与3300马力的发动机匹配,有充足的负荷冗余,更适合大负荷、长时间作业。
作为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率先在行业内提出了“小井场大作业”的压裂新概念解决方案,该方案是对目前传统页岩气压裂方案的革命性突破,将更适合于在苛刻地质环境下进行非常规油气开采。它与传统方案相比,整体作业面积将节省50%,实施工程人员将节省40%,整体开发费用将大大降低。
随着页岩气勘探权逐步向民间开放,未来十年页岩气开发将有望迎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黄金十年”。业内的人表示,目前,国内在装备领域,同质化竞争的趋势日趋严重,竞争很激烈,企业逐渐意识到未来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高端高效的发展,这样每一个企业才有发展的空间。过去是单一的制造商,现在要不断的转变自己的角色,来实现制造服务一体化。